亚马逊该怎么备货?
在此浏览器中保存我的显示名称、邮箱地址和网站地址,以便下次评论时使用。
发表评论
3540
2021.2.25 22:02
首先是新产品期。一般来说,亚马逊的新产品周期在一到三个月内。在这个新产品期,亚马逊会给我们的产品一些流量奖励(奖励期的时间和流量倾斜与产品的性能有关)。因此,许多合作伙伴在第一批交货时,总是打算把这批新产品用好。但殊不知,这一阶段的出货量是最难估计的,一不小心就会造成库存长期滞留。那么新时期应该如何备货呢?建议第一批300-1000,具体分配应该根据你的SKU数量来定。
然后就是成长期。新产品期流量积累后,产品进入成长期。在此期间,该产品的销售量呈上升趋势,但趋势也非常不稳定。在后台下载一份销售报告,显示每个SKU的销售量。根据预计日销售量,日平均销售量适当放宽1.5倍至2.5倍。根据这个数量,货物可以直接准备一个月。
稳定期。产品达到成长期最高点时,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的销量。这一时期与产品类别和产品自身属性密切相关。在产品稳定期,我们以月销售量为标准,数量约为月销售量的1.2-1.5倍。在这个阶段,不要被眼前的喜悦所迷惑。如果肆意备货,很容易导致库存积压,库存量一般略高于当前月度销量。
最后,衰退期。所谓下降,并不意味着产品销量开始下降,产品不会得救。只有当产品销量较高峰期下降70%-80%时,产品才正式进入下降期。处于衰退期的产品不需要再库存,但应进行清理,以避免积压过度。
3539
2021.2.24 23:02
①备货周期
一个合理的备货周期是实现良好的库存周转的根本,那么,什么是备货周期呢?
普遍来说,备货周期是指按照需求设定的,在整个产品的物流链条中,所有的可售产品数量能够维持正常销售的总天数。
备货周期一般是考虑到产品销量,热度,采购周期,生命周期,物流时效等多个问题后,依据卖家资金周转能力所设定的一个大概天数。
根据这个数值与产品日均销量所计算出来的数据,就是初步的应备货数量。
②选择合适的备货周期
FBA保证库存量
普通产品:保证FBA仓有20-30天的销量
滞销产品:保证FBA仓有10-20天的销量
热销产品:保证FBA仓有40-60天的销量
物流实效
大批量稳定产品:海运为主,时效一般约为40-60天
小批量普通产品:空运为主,时效一般约10-20天
特殊产品/新品:快递为主,时效一般约3-5天
综合考虑
备货周期保证库存量+采购周期+物流实效+5-10天
额外的5-10天的时间是为了预防一些突发性的问题,如果供应商或物流出了问题导致货物没有按计划入库,那这额外的时间也足够再发一批新的货出去了。
上述的计算是为了让大家能更好的理解备货周期是依据什么制定的,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,我们一般不会针对每个产品做这样细致的计算,而是按照一个大概的备货周期进行备货。
普通产品:70天左右
滞销产品:35天左右
热销品or海运产品:110天左右
③计算日均销量
确定了备货周期后,我们还需要确定每个产品的日均销量,根据这两个数据,才能计算出总的备货需求。
由于不同产品不同时间段的销量都会发生变化,我们会依据“近7天”、“近15天”、“近1个月”、“近3个月”的订单量,加权计算出日均销量数据。这样的算法过于复杂,在实际操作中,我们一般会选择最近7天的数据作为下一个周期备货的基础。即,
日均销量=最近7天的总销量/7
④实际备货需求
备货总需求=备货天数*日均销量
实际备货需求=备货总需求-FBA在库数量-发货在途数量-采购在途数量
通过上述一系列的计算,最后得到的实际备货需求就是我们在当前点需要采购的数量了。当然,根据公式计算出来的数量是死板的,我们需要根据店铺和产品的实际情况,对这个数据做进一步的优化。
发表评论
评论列表(2)
3540
2021.2.25 22:02
首先是新产品期。一般来说,亚马逊的新产品周期在一到三个月内。在这个新产品期,亚马逊会给我们的产品一些流量奖励(奖励期的时间和流量倾斜与产品的性能有关)。因此,许多合作伙伴在第一批交货时,总是打算把这批新产品用好。但殊不知,这一阶段的出货量是最难估计的,一不小心就会造成库存长期滞留。那么新时期应该如何备货呢?建议第一批300-1000,具体分配应该根据你的SKU数量来定。
然后就是成长期。新产品期流量积累后,产品进入成长期。在此期间,该产品的销售量呈上升趋势,但趋势也非常不稳定。在后台下载一份销售报告,显示每个SKU的销售量。根据预计日销售量,日平均销售量适当放宽1.5倍至2.5倍。根据这个数量,货物可以直接准备一个月。
稳定期。产品达到成长期最高点时,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的销量。这一时期与产品类别和产品自身属性密切相关。在产品稳定期,我们以月销售量为标准,数量约为月销售量的1.2-1.5倍。在这个阶段,不要被眼前的喜悦所迷惑。如果肆意备货,很容易导致库存积压,库存量一般略高于当前月度销量。
最后,衰退期。所谓下降,并不意味着产品销量开始下降,产品不会得救。只有当产品销量较高峰期下降70%-80%时,产品才正式进入下降期。处于衰退期的产品不需要再库存,但应进行清理,以避免积压过度。
3539
2021.2.24 23:02
①备货周期
一个合理的备货周期是实现良好的库存周转的根本,那么,什么是备货周期呢?
普遍来说,备货周期是指按照需求设定的,在整个产品的物流链条中,所有的可售产品数量能够维持正常销售的总天数。
备货周期一般是考虑到产品销量,热度,采购周期,生命周期,物流时效等多个问题后,依据卖家资金周转能力所设定的一个大概天数。
根据这个数值与产品日均销量所计算出来的数据,就是初步的应备货数量。
②选择合适的备货周期
FBA保证库存量
普通产品:保证FBA仓有20-30天的销量
滞销产品:保证FBA仓有10-20天的销量
热销产品:保证FBA仓有40-60天的销量
物流实效
大批量稳定产品:海运为主,时效一般约为40-60天
小批量普通产品:空运为主,时效一般约10-20天
特殊产品/新品:快递为主,时效一般约3-5天
综合考虑
备货周期保证库存量+采购周期+物流实效+5-10天
额外的5-10天的时间是为了预防一些突发性的问题,如果供应商或物流出了问题导致货物没有按计划入库,那这额外的时间也足够再发一批新的货出去了。
上述的计算是为了让大家能更好的理解备货周期是依据什么制定的,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,我们一般不会针对每个产品做这样细致的计算,而是按照一个大概的备货周期进行备货。
普通产品:70天左右
滞销产品:35天左右
热销品or海运产品:110天左右
③计算日均销量
确定了备货周期后,我们还需要确定每个产品的日均销量,根据这两个数据,才能计算出总的备货需求。
由于不同产品不同时间段的销量都会发生变化,我们会依据“近7天”、“近15天”、“近1个月”、“近3个月”的订单量,加权计算出日均销量数据。这样的算法过于复杂,在实际操作中,我们一般会选择最近7天的数据作为下一个周期备货的基础。即,
日均销量=最近7天的总销量/7
④实际备货需求
备货总需求=备货天数*日均销量
实际备货需求=备货总需求-FBA在库数量-发货在途数量-采购在途数量
通过上述一系列的计算,最后得到的实际备货需求就是我们在当前点需要采购的数量了。当然,根据公式计算出来的数量是死板的,我们需要根据店铺和产品的实际情况,对这个数据做进一步的优化。